管制計劃

背景

政府在2021年2月公布的《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》(「藍圖」),以「全民減廢‧資源循環‧零廢堆填」為願景, 提出至2035年應對廢物管理挑戰的策略、目標和措施, 引領各項政策及措施的推進,並建設循環經濟及可持續的生活環境。 藍圖訂下六大主要行動,「全民減廢」居於首位,當中一項主要措施是政府建議分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。

為從源頭減少使用即棄膠餐具, 以減低塑膠污染對海洋生態及人類健康的影響及減緩氣候變化,近年世界各地都在探索使用其他替代品, 亦有透過立法或不同措施逐步加強管制即棄膠餐具。環境保護署(環保署)於2021年7月就「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」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, 合共收到8 000多份意見書,當中超過九成的意見贊成立法分階段管制。

與管制相關的《2023年產品環保責任(修訂)條例草案》已於2023年10月18日獲立法會通過,並已於2024年4月22日(世界地球日)開始實施。


甚麼是即棄膠餐具

即棄膠餐具泛指全部部分由塑膠製成,設計僅供一次性短時間使用的飲食器具。

塑膠指包含聚合物組成的物料,當中可能加入了添加劑或其他物質。

擬納入管制塑膠物料包括

  1. 傳統塑膠(例如發泡膠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[PET]、聚丙烯 [PP]、聚苯乙烯 [PS])
  2. 氧化式可分解塑膠
  3. 生物降解塑膠 (例如聚乳酸 [PLA]、聚羥基丁酸酯 [PHB])
  4. 塑膠淋膜(例如聚乙烯 [PE] 淋膜、聚乳酸 [PLA] 淋膜)

不包括

  1. 未經化學改性的天然聚合物(例如植物纖維)、或
  2. 只作為添加劑的非結構性聚合物(例如黏合劑、油墨、黏結劑等)。

擬納入管制的即棄膠餐具

建議的分階段管制將涵蓋以下九類即棄膠餐具:

  1. 發泡膠餐具
  2. 飲管
  3. 攪拌棒
  4. 進食用具(叉、刀和匙)
  5. 杯蓋
  6. 食物容器(如碗和盒)
  7. 食物容器蓋


分階段管制概要

Image

不包括的情況

  1. 預先包裝的食品/飲品
    已預先包裝好的食品和飲品,例如:連接在紙包飲品上的即棄膠飲管、杯麵和雪糕杯內附上的即棄膠進食用具等。
  2. 醫療原因
    零售和餐飲處所向有醫療需要的顧客(例如病人或殘障人士)提供即棄膠飲管。


即棄膠餐具的替代品

原則上我們應源頭減廢,盡量使用可重用餐具,避免使用任何即棄餐具。在無法避免使用即棄餐具的情況下,才以較環保的非塑膠餐具取代:

  1. 可重用餐具

    為了減少製造一次性塑膠廢物,我們鼓勵市民盡量自備可重用餐具,不取用即棄餐具,而餐飲業界應盡量為堂食顧客提供可重用餐具,亦可考慮向外賣顧客提供可重用餐具借用服務,減少即棄產品。現時市場上較普遍的可重用餐具,主要的物料有不銹鋼、玻璃、仿瓷等。

    有關餐具租賃/清潔服務等綠色服務的資訊,市民及業界亦可瀏覽以下「香港減廢網站」的網頁作參考:
    https://www.wastereduction.gov.hk/zh-hk/waste-reduction-programme/greening-your-events/green-service-event#utensil

  2. 非塑膠即棄餐具

    近年非塑膠即棄餐具的市場發展迅速,價錢亦持續下降,與傳統即棄膠餐具相比,漸見競爭力。現時市場上較普遍的非塑膠即棄餐具替代品,主要有紙、竹、軟木、植物纖維物料(如木漿、草漿、蔗渣)等。